首页 > 综合

[媒体号]今日入伏

更新时间:2021-04-03 14:08:49  点击数:103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原创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

2020年7月16日
农历五月廿六
梅雨还未结束
三伏天已至
关于三伏
“伏 ”有“伏邪 ”之意
即“六邪 ”中的“暑邪 ”
农历中的“三伏天 ”
是“初伏、中伏、末伏 ”的总称
有农谚曰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初伏开始于小暑与大暑之间
乃是一年中的最热的一段时间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之久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10天
南京天气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三伏天“销暑”
何以销暑烦,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白居易的《销夏》脍炙人口
“三伏天 ”气温高,潮湿闷热
“销暑”成了老老少少都关心的大事
三果:火龙果、杨桃、奇异果
夏天出汗厉害
身体水分流失快
多吃水果补水很重要
火龙果、杨桃、奇异果
不仅能止渴解暑
还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三瓜:西瓜、黄瓜、苦瓜
炎炎夏日
最易上火
宜多吃清淡苦味食物
西瓜、黄瓜、苦瓜
不仅可以排毒,也有减肥之效
是清泄暑热的上佳之选
三叶: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酷暑难耐
饭后一杯清茶
最是惬意
薄荷叶、荷叶、淡竹叶
选用新鲜的叶子泡水喝
最是清热化痰,止渴降火
解暑清热的食材还有许多
豆芽,芹菜,丝瓜,莴苣,百合,莲子
宜多吃苦味清淡的食物,多喝粥
有利于调理脾胃,利气宽胸
“三伏天”养生
老话说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三伏节气,天气炎热
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
牙痛溃疡,头昏气闷
如何清热泻火是一门学问
掌握一点养生小技巧必不可少
出汗
“冬不热,夏不扇”
吹空调吃冷饮不如流一身汗
切记不可贪图凉快哦
让身体自然出汗最为适宜
俗话说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便是要多吃热食,多出热汗
让毒素随汗排出体外
补水
炎热天气
出汗多,易缺水
人体需要多补水
多喝水不仅能降温防中暑
也能调节血液粘稠度
缓解头晕,预防血栓
炎热的夏天
大量的劳动锻炼后除了补水降温
可以在开水里加一点食盐
补充盐分
工作之余也要注重劳逸结合
保护人体的阳气
怯湿
有时天气闷热
人会感觉透不过起来
这是暑气,湿气所致
如果暑热湿气过重
平时可多食用红豆,薏仁粥
健脾祛湿
温热食物要少吃
如羊肉、鸭肉、芒果、榴莲等
老人们常说
“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不无道理
久置露天的木料
可经露打雨淋后
太阳一晒,温度升高
表面着上去是干的
但内里却向外散发潮气
久坐之后容易诱发风湿,关节炎等疾病
中老年人要格外注意
护心
中医认为
夏季以护心为主
心喜凉,宜食酸可常吃李子、桃子、橄榄、菠萝
炎热的天气最容易让人心烦意乱
因此平日更要注意“心静”
中医有推揉“三穴”保心的说法
时常按压大陵穴、劳宫穴、内关穴
可以安神宁心
三伏天虽然炎热
酷暑摧人
但不妨碍我们内心的宁静
闲暇时出门游玩避暑也是极好
看看“山那畔”的“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来源:交汇点记者 朱威 实习记者 王鲲鹏
原标题:《今日入伏》
阅读原文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